时间:2018-05-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摘要: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主要纪念汶川大地震10周年。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主要纪念汶川大地震10周年,推出了2018年512防灾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社会各界群体将会参加,下面就为大家带来2018年512防灾减灾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大全,希望大家能喜欢。 2018年512防灾减灾知识网络竞赛题库 第1题:你的性别? A、男 B、女 第2题:你的学校属于什么位置? A、城市 B、农村 第3题:你目前和谁在一起生活? A、与父母(或其中一方)在本地生活 B、父母外出务工,与爷爷奶奶或亲戚一起生活 C、在父母所在的务工地生活 第4题: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或电脑吗? A、有 B、没有 第5题:你平时上网吗? A、从不上网 B、偶尔上网 C、经常上网 第6题:你一般通过什么设备上网? A、手机 B、电脑 C、其他 第7题:你一般在哪里上网? A、自己家 B、网吧 C、同学或者朋友家 D、学校 E、公共场所 F、其他 第8题:你一般什么时间上网? A、上课时间 B、课间休息时间 C、午休时间 D、傍晚放学后 E、周末或节假日 第9题:你每天上网的时长为? A、1个小时内 B、2个小时内 C、3个小时内 D、4个小时内 E、5个小时及以上 第10题:你上网一般干什么? A、学习 B、玩游戏 C、看动漫、电影、电视剧等 D、和别人聊天 E、逛论坛、微博、玩抖音等 F、购物 G、其他 第11题:你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占上网时间的比例是? A、1%——25% B、25%——50% C、50%——75% D、75%以上 E、从不玩网络游戏 第12题:你一般玩的网络游戏类型是? A、角色扮演类 B、竞速类游戏 C、动作游戏 D、即时战略类 E、策略游戏 F、卡牌游戏 G、益智游戏 H、体育游戏 第13题:你玩网络游戏会充值吗? A、很少充值 B、偶尔会 C、经常充值 D、从不充值 第14题:你一个月一般会花费多少钱在网络游戏上? A、0——50 B、50——100 C、100——200 D、200——500 E、500——1000 F、1000以上 第15题:你为网络游戏充值,家长知道吗? A、知道 B、不知道 第16题:上网过程中遇到不良信息,你会怎么办? A、好奇,点开看看 B、马上关闭 C、不理不睬 D、看看是否能够举报,如果可以马上举报 第17题:当有人向你散播邪恶动漫、死亡游戏等不良网络信息的时候,你一般如何应对? A、相信自己不会受影响,看看无妨 B、坚决拒绝 C、如果是好朋友推荐的就看一下,陌生人推荐的不看 D、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第18题:你是否遭遇过网络欺凌? A、有 B、没有 第19题:你遭遇过哪种形式的网络欺凌? A、个人隐私在网络上被公开 B、在QQ群、微信群等聊天工具里遭受恶语攻击 C、在贴吧、微博上遭受别人公开发帖侮辱 D、自己受欺侮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 E、自己的形象在网上被故意丑化 F、其他 第20题:你的父母会当着你的面玩网络游戏吗? A、会 B、不会 第21题:当你在玩网络游戏时,父母的态度是? A、强烈反对,看到就会关掉游戏 B、比较反对,看到会建议关掉游戏 C、与你商量约定玩游戏时间 D、不管不问 第22题: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第23题: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遇到地震。下列哪个避震措施是正确的? A、保持冷静,保护头部,躲在坚固座椅下 B、立即越过座椅,快速冲向逃生通道 C、寻找影院管理人员,问问看该怎么做 第24题:在施救过程中,当发现压埋人员时,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 A、首先询问他身上哪里受伤了 B、立即用力把他从废墟中拉出来 C、首先清除压埋人头部周围的压埋物,使其呼吸通畅 第25题:当在同一废墟中发现多名压埋人员时,应采取的最正确的措施是? A、逐个施救,直至把他们全部救出 B、先去救压埋浅的,再去救压埋深的 C、先在人员压埋处做好标记,然后去找人帮忙 D、先设法使压埋人员的呼吸通畅,然后再想办法施救 第26题: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多少倍? A、10 B、20 C、32 D、5 第27题:如果地震时你被埋压,最好的求救方法是? A、拼命呼唤 B、敲击等候 C、安静等候 第28题:对于地震时被埋压过久,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办法是? A、蒙上眼睛,用水湿嘴,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尽快进水,尽快进食 C、尽快输氧 第29题:学生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应怎么办? A、在楼房教室时迅速下楼外逃 B、就地躲在课桌下 C、从窗户跳下去 第30题:在百货商场遇到地震应怎么办? A、躲在大件商品柜或大柱子旁边 B、冲向商店门口外逃 C、奔向楼梯、电梯通道 第31题:室内躲避地震时,最安全的身体姿势是? A、站立 B、趴卧 C、侧卧 D、蹲伏 第32题: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什么灾害? A、原生灾害 B、次生灾害 C、诱发灾害 第33题: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怎么样? A、越大 B、一样大 C、越小 第34题:最适宜做地震应急包的包装物是( )。 A、双肩包 B、小皮箱 C、拉杆箱 D、手提包 第35题:地震应急包内应准备以下哪些物品? A、衣服、被褥等常用品 B、食品、水、手电及铁锤等 C、汽油、火柴 1、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组建于2001年4月。 2、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诱发灾害。 3、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次生灾害。 4、已建成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5、1985年在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约400公里的海域连续发生了8.1级和7.5级强烈地震,给远离震中的墨西哥城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经济损失,其原因是墨西哥城建于软弱地基上。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它公布的时间是1997年12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它的施行时间是1998年3月1日。 8、《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施行的时间是1994年1月10日。 9、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11、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12、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因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伤亡占约95%。 13、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14、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0-40公里。 15、地震三要素是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 16、因为地震预报没有过关,所以要学习地震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17、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 18、2009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的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19、在公共场所避震,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20、构造地震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活断层错动造成的。建在活断层上的建筑物自然会遭到严重破坏或倒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22、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23、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震前综合防御规划、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 24、对于地震时被埋压过久,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办法是蒙上眼睛,用水湿嘴,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25、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依照《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26、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7、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28、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29、目前,我国的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30、在营救过程中,当在废墟中发现有人被压埋得较深,难以独自施救,此时应该在人员压埋处做好标记,然后设法找专业人员前来施救。 31、我国古代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它出现在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 32、绝大多数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它形成的原因是地下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破裂或沿断层错动。 33、堰塞湖是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造成的湖泊。 34、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天然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35、地震是地球的内部运动的结果。 36、从历次大地震来看,地震后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火灾。 37、全球分布最广、发生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38、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39、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地震波。 40、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等于30个5级地震。 41、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42、检查和加固住房时,应当检查自家住房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并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43、国际减灾日定为每年10月13日。 44、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45、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3~4.5级。 46、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9.0级地震引发的。 47、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1975年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 48、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49、世界上三大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50、地球岩石圈层七大板块应该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