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步错,步步错。” “此刻的努力就是为了来日的美好未来”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重视启蒙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在家庭启蒙教育中,家长真的做的正确吗?现在小编就以围棋启蒙教育为例,为大家指出一些注意事项。 要参与其中 全职在家教育小孩是不必要的,但是亲自教育小孩是十分必要的。围棋启蒙中,有些家长其实并不懂围棋,所以很容易就进入把孩子全托到围棋培训机构的休闲状态,培训机构的教育是采用适应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方式,细节的不同往往在前期无法分辨。如果家长不参与,这些细节的演变过程就无法进行引导。如果是对优点的继续发展,当然令人欣喜,但是如果是缺点,没有掐灭源头,形成习惯,转回头来在改正,将是多么困难的过程。 不轻言放弃 围棋启蒙和其他兴趣启蒙一样,家长心中可以为孩子制定指标,但是不要总是提醒他到了一定阶段就会要求他放弃围棋。这样在学棋过程中,孩子自身就态度不端正,课后的进修也不会在意。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总是请假不去参加学棋,各种比赛抱着跑跑场的态度。这样可怕的心理状态,在孩子之后的课程增加而有偏科或是成绩浮动等现象出现时,家长再提醒孩子坚持努力时,那颗已经懈怠已久的心,多久才能重新振作。 要选择鼓励 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启蒙教育中要鼓励为主,少斥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容忍孩子的所有错误。在孩子学棋过程中,比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参加比赛积累经验,但是每次赛事总结不能只采取粗暴的赢了奖励,输了摆张臭脸的方式就了事,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对于其中孩子的努力进行肯定,对于孩子的缺点要指明,引导性的批评。比赛结果影响孩子的心情,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升孩子的荣誉感、胜负心,一味的迁就只能削弱孩子的被认同感。 不越俎代庖 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围棋启蒙时,顾及孩子脸面,指导孩子标准落子。但是代替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又把孩子的想法置于何地?家长在前期自然会比孩子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围棋,但是,随着学棋的深入,孩子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习惯性的觉得应该请教父母,就算是后期已经在棋力上赶上了父母,也是很难有自信进一步提升。 |